分享此文:

我記得以前有一個老師,每次我想做什麼,她總勸退我。但我的教育觀,比較傾向「鼓勵學生追求他所想要」這是我從美國回來後的其中一項改變。在美國,老師們讓我感覺的是做自己、有自己的性格有多重要,是必須。

音樂裡是,音樂外也是。

最近,跟學生的一段談話:

「跟你分享一件趣事:我記得我的人生有『算命』這件事,始於到底要不要出國念書。當時我國內外研究所都有考上,我是想出國的,但糾結於要花家裡太多錢,於是我開始到處算命,問『到底要不要出國』。經歷了命理卜卦問神明等各種正常不正常的問事,給我的答案都是『不要去』、『你去會太辛苦』、『留在台灣念比較好』,所以只好一直問(笑)。直到我回員林問了我家神明,擲杯的結果是三個聖杯,我就決定去了。(基本上根本就是沒問到自己想聽到的答案,所以才一直想確認)

在美國念書的兩年,我的確過得非常辛苦,剛回國時也非常辛苦,但是在美國短短兩年,改變我太多了,音樂上、彈奏上、音樂裡音樂外的各方思惟,都是。

我從不後悔,也覺得還好當年有去。即便在很辛苦的時候,也從未有一絲『如果當年沒出國就好了』的念頭。如果當年沒出國,繼續留在台灣的生活或許很安逸,很快地結婚生子、順遂平凡,但回頭一看,我始終覺得,還好我有去。我有點理解當年那些命理老師看到的辛苦,其實,也就是磨練而已,端看你想選擇什麼樣的人生,變成什麼樣的自己。

藉此要表達的是,我鼓勵學生追求她所想要,即便有點難,我也會盡力幫她達到,但是也會讓她付出代價,而這代價,通常不低。

「為自己想要的事,承擔代價」-多麼簡單的道理,我們卻常忘記。

「比如說,有學生來跟我說她想轉考音樂系/考在職進修,或許很多老師會勸退,但如果她真的想,我會願意幫她,也會讓她嘗到代價,畢竟沒有這些代價,是無法達到目標的。往往在過程中,學生先受不了而放棄,我覺得也沒關係,因為至少她理解『原來我想要的,跟我想的不一樣』,也是一種『更認識自己』」。

音樂班的養成裡,大人們通常都是幫孩子避險的,一種來自於「怕你太辛苦、不忍看你受傷,快先幫你避險」,一種是「大人覺得這樣走比較好,所以幫你決定該往哪條路,覺得這樣比較快」。這都可以理解的,然而,也因為大人(老師與家長)先決定了很多事,導致孩子總來不及認識自己、更來不及去搞清楚「我到底想要什麼」。

當你一踏出這個圈子/這個國家,你會發現,有多少人拚了命在追求自己所想要,他們的企圖心有多強。對他們來說,那是多麼自然的事,想都不需要想,沒人在跟你優柔寡斷。

「想要」,是很可貴的因子。

取自「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-學音樂,追求什麼」一書,第185頁。

「我們都知道,壓力來的時候,容易覺得煩悶、挫折、浮躁,自然會想要逃避,但事情若沒有處理,繼續放在那邊,只會讓壓力繼續累積,繁殖增生,變得更大。反過來,若咬著牙試著處理一點,每完成一點,壓力就小一點。

你現在不需去想『我什麼都沒做好,什麼都做不好』,這只會讓自己更糾結於情緒、沉浸於挫折,更沒有力量,你應該反過來專注於『我還可以做什麼,讓事情進展得更好』,那怕只是一點點,光這樣的想法改變,都會讓你有力量很多。

學生:「但是我怕XXX會說什麼」

「你管他。他又不是你恩人。如果因為人家說什麼,就不去追求自己所想要或該爭取的,等於是自我阻斷了進步與實驗的可能,那這輩子很多事都不用做了。世上惡霸很多,難免遇到,見不得人家好的,也不少,愛碎嘴的,更多。你的實驗,有可能做得好,也可能失敗,會笑你的,也可能會有。你只要覺得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對的、不試試看可能會後悔,而且不傷害任何人,就去做、去承擔。

承擔『追求想要之物』所帶來的風險,是一種生命的美麗。

當然,如果想想覺得其實也沒那麼想要,也沒關係,就更不用想那麼多了,也不可恥的。」

什麼叫做「真的想要」:如果沒去試,會覺得遺憾。

分享此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