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此文:

大部分的技巧,在曲子裡就可以學。因為曲子裡真的到處都可以教技巧。例如「教師研習」裡的必修曲目莫札特KV 310,便涵蓋許多重要的古典時期基本彈奏技巧,不論樂思上或技術上,都有非常多東西可以教。

又例如這首音樂班學生常在考試/比賽彈的普羅高菲夫第一號奏鳴曲,四個小節就可以教三個技巧,典型浪漫樂派會遇見的音型。

如果說古典與巴洛克時期,「音質的平均」是基本,那「音色層次」則是浪漫樂派的基本必備。這些東西多大年紀可以開始學呢?只要彈到這程度就可以學,有教,就學的起來。

「音質不平均」: 如同刷了睫毛膏,有幾根睫毛沒刷到、有幾根黏成整坨。

「音色層次」則是調色的概念,是可以經過設計的。將高音提亮、低音放輕,如同上了比較透亮乾淨的妝;和聲感較重或豐厚,像是底妝打好打滿,顯得紮實。沒有創造聲音的立體度,則像是用粉底塗滿全臉不畫眼唇,讓臉看起來更加平面;不管和聲的將踏板踩好踩滿,是混濁,口紅眼影腮紅各種色號全亂塗在臉上的概念,讓人看/聽了就是不舒服。

? 四小節練三個技巧(上):

一、當連續和弦高音是歌唱性旋律
學生常見問題:
1. 和弦高音彈不大聲
2. 高音控制不良旋律忽大忽小
3. 高音彈不圓滑,旋律聽起來斷掉

易犯毛病:
不小心做了次或拍打的做,影響聲音。
動到整隻手,易讓不該大聲的音也跟著大聲

重要的小撇步與三步驟。

二、當安靜的伴奏音型遇上大跳
學生常見問題:
1. 聽起來很忙、很吵
2. 練的過程容易彈錯音,小聲不下來

重要的小撇步:聽起來很吵的原因/小聲而不虛的眉角

三、當連續八度/和弦為歌唱性旋律

? 學生彈連續八度常見問題:

1. 太多上下:手的動作太多.每個音都在上下導致很忙
2. 出現「敲」或「拍打」的聲音
3. 和弦聲音散掉,導致聽起來很隨便
4. 高音唱不出來

? Key points :
1. 手臂運作跟著句子走,避免一個八度一個動作
2. 長音大跳可靠手臂連,取代手指快移
3. 想短音到長音,而非長音到短音。下在短音上,短音的長度才會剛剛好,也才會唱,避免「點掉」或「上勾」短音

? 不同詮釋,用不同彈法:
(此處不適合雄壯,音量最多想mf,只是讓和聲感膨脹些)

想法一、
mf 的顏色:和聲感較重,整體聲響比起前半句有「膨脹」的感覺
【彈法】八度及中間手指都支撐的較穩定,手掌不下壓。讓聲音比較「包」,而非散掉或炸開等比較隨便的聲音

想法二、
維持P的氣質與顏色,只讓高音出來,聲響較清亮。
【彈法】手掌不用架太高,比較趴著彈,只需要小指指腹黏著度穩定,其他地方力量都放掉。

*單練小指,此時是指腹主動,而不是指節或整隻手主動。

分享此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