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此文:

如何讓程度不同的學員(業餘學興趣的、非科班的老師、副修出身、主修鋼琴畢業的、國外留學回來的),可以一起上?難道學員程度的落差,不會對程度好的來說太簡單,對程度淺的太難?

若只是把音彈出來,當然有程度之差,但其實是因為習琴與教琴過程中,大家有共同問題。

一、理論與鋼琴譜裡沒有連結

雖然念科班時都上過曲析課,但曲析課的內容沒有在鋼琴課裡做連結,所以容易出現樂理考試一百分,但看到鋼琴譜還是傻傻逐音看,即便很認真拿曲析課裡上的內容畫在鋼琴譜裡做分析,也只是知識上知道,難以明白它在詮釋上扮演的角色與意義,因此對於彈奏上的思考,難有幫助。一般的鋼琴課,多在「修曲子」(老師幫你修成一個比較漂亮的樣子),較少講解,比較是學生之所以彈得好,是因為老師幫你想好,不見得是學生有比較理解音樂,所以對於「怎麼看」曲子,各程度的人,都有不少改善空間。

很多概念,建議在鋼琴課裡教。鋼琴課裡的邏輯很重要,對於練琴或對樂曲的理解都很有幫助,但不需要用很難的曲式分析去寫出每個和聲,會讓學生挫折老師崩潰。比較偏向需要清楚架構,了解語句,有了判別依據,才能開始有想法,而漸形成自己的觀點。

(所以同學在上完研習後會有「學了這麼久,第一次覺得看懂譜」之感,樂譜有層次、變立體)

二、會彈不等於會教。

這概念大家清楚。好的選手,不一定會變成好的教練;好的教練,Performance的狀態不一定比選手好,因為鍛鍊時間減少或年紀漸大,自然不在狀態內,但通常得要曾經也是程度不錯的選手,才能看出問題的眉角、給出策略,並且比選手更提早看出選手的狀態。

有些老師彈得不錯,但他是「憑感覺會彈」或者在很小的時候就受了很好的教育,早已忘記小時候遇到問題的當下,是怎麼扭轉、解決的。學生會有的問題,不見得是老師遇過的問題,然而,我們小時候只有學怎麼彈,沒有學怎麼教,當角色轉換成教學者時,角度不一樣,很多時候也能重新思考,幫助到自己的彈奏。

教學上,「講述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要先很清楚自己想表達什麼,但有時即便清楚欲表達的內容,卻講的不明確,學生便不易理解。講述,需要經過思考與練習。我分享了幾個方式讓大家練習,在學員講述時,提醒「用詞」,給些建議,基本上,用詞可以不同,但不能邏輯不正確。不只是在思考邏輯上,解決學生技巧與音色彈奏層面也是。

結構上,大方向為主,細節為輔。
彈奏技巧上,則是在樂句框架裡,放大細節。

(純文字敘述好抽象啊~)

教學最重要的是「深入淺出」,最怕講複雜,不僅學生不易懂,容易有挫折或放空,主要也因為:後面真正難的東西太多了啊。

三、流水帳學琴,流水帳教琴

我們從小總是流水帳練琴,若老師流水帳的教,等到我們長大以後,也易複製流水帳教學,憑感覺彈,也憑感覺教。台灣學生習慣(也特別依賴)把音找齊「再給老師修就好」。若沒有老師就不知如何處理、音樂該怎麼做,其實是因為譜上的依據與練琴方法沒有被建立起來。

記得跟大家分享過以前在美國念書時,曾有個樂段我就是聽不懂想不通,於是我就「等老師修」,課堂上我什麼也沒說,但鋼琴家老師聽完我彈非常生氣的說:「你剛剛那裏根本什麼想法都沒有,只是把音彈出來,你是等著我來告訴你嗎?」老師的語氣明顯覺得這樣的行為實在太羞愧了(只差沒講shame on you)

這也讓我在日後教學,更重視幫學生建立思緒,看懂樂譜框架,直到明白、能運用。看懂基本題,才有可能做應用題。

將課程設計為「連貫式」,有實作才會有感,畢竟聽老師講都是容易的,在自己實作跟討論的過程,才會產生許多疑問。課堂選的教材從簡單、不長的開始,例如創意曲跟徹爾尼三十:邏輯清楚、教學常用,大多只有兩頁。會看了,再看古典奏鳴曲,古典的曲子看不懂,浪漫派更難以理解,浪漫派是應用題,後浪漫樂派是超級應用題。

技巧也是,訓練及修正基本技巧或觸鍵,建議在短小曲子裡學,在長曲裡應用

當然,我並非只重視理性層面(邏輯與技術)重要,藝術層面(感覺、文化與音樂的想像)也非常重要。以前常在教兒童時用音樂說故事,或讓他們在樂譜裡填上旁白。

只是邏輯與技術較易系統化,藝術層面則較抽象,需要更多時間醞釀,「想像」是透過感染,「文化」則是需要長時間潛移默化。前者適合開課,後者只適合分享。

基本邏輯是最前端的工作,技術會花不少時間,藝術層面是終端。(在你背譜完的很久很久以後才會完成)

分享此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