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許一般外界對於演奏家的印象有如仙女,對於古典音樂感覺遙遠,其實剛好相反,要成為一個演奏家,不能是仙女,而音樂,就是人生,與生活如影隨形。
音樂的組成來自人性,音樂的根本,是熱情與美感
學琴的必需,是紀律與邏輯
我跟許多台灣古典音樂人一樣,從小一路念音樂班長大,音樂班體制台灣獨有,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幾間學校附設音樂班,必須主副修兩樣樂器;在美國,頂多只有音樂院設有預備學校(Pre-College )。音樂班生態,圈子非常小,也很競爭,但畢業後繼續演奏的機率並不高。
要當演奏家,除了要有好的訓練,好的師承,最重要的是必須非常有主見,而且自己非常喜愛。因為當演奏家不是件輕鬆的事,得同時擁有某種超然的自律,以及十分自由、富彈性的思維。尤其鋼琴家,許多鋼琴家一關就是五六小時,獨奏會之前,一天關在琴房裡八小時也是常有的事,琴房之外,必須在生活中的人事物,吸取思維的養分,在自己的音樂裡,不容許有一絲的不確定或沒想法。整場獨奏會下來,最難的不是背整場曲目的譜,而是維持精神集中以及體力的持久度,音樂會之前,定時運動鍛鍊體力都是必要的。一上舞台,樂聲一響,就只能向前,將自己調整在最好的狀態,專注於音樂該有的模樣。
演奏音樂是一種思想的闡述,兼具邏輯與感知,顧及細微(如音色變化)與大格局(如整體結構),在一定的框架裡,做出最大的可能與彈性。除了思考肢體運用、觀察作曲家在樂譜裡想表達的樂念與情感,以及自己想要的詮釋,生活裡也沒一刻不在思考。個性與思維決定演奏風格,經驗與思想的衝擊所帶來的影響沒有時效性,有的時候是時間到了才感覺的到,人改變了,風格就變了。
這些主見,構築風格。
邏輯之外,是美感、情緒、氛圍等感知,成就所謂的藝術性。生活中,「美」以各種姿態充斥,讓人眷戀、上癮,讓人想要不停追求。好的聲音,猶如好的膚質,決定整個人的氣質,是基本,卻也是得永遠追求更多的,沒有好的聲音,即使演奏的再炫彩華麗,也如皮膚粗糙卻猛上濃厚妝彩,只會彰顯庸俗。而藝術性最高也最難最抽象的,便是品味。
樂曲裡擁有的情緒千百種,即所謂人性,感覺不到,就彈不出。當然,許多情緒,在音樂裡表現出來就夠了,否則會亂了生活秩序,但不需害怕出現在自己身上的各種情緒,情緒的種類隨著接觸的層面越廣而越多,同時也在看多、體悟多的時候,越能夠拿捏自己對於情緒的掌握。
如同我們看電影或閱讀,如同作家寫作,是一種自我的投射、內心的探索,我們不斷投入、適時抽離,隨時意識到自己的不同狀態,隨時做調整。不同的是,在音樂之前,得赤裸、坦誠,聽眾可從音樂裡聽的出演出者的心理狀態,有一絲的掩飾,也會在音樂裡呈現。
台灣的社會步調非常快,似乎有種「必須要夠忙碌才能證明自己價值」的迷思。台灣女性演奏家普遍有主見富企圖心,總在演出、排練、教學、開會上來回,不小心忙久了,也迷失了,性子越來越急,如果盡是外放的給予,生活易趨紛亂,所以許多鋼琴家會維持早上起來練琴,練琴是一種往內的收斂,得慢,最慢、最沉穩的思考才是捷徑,步步紮根才能步步穩,透過獨處的時間探索、補給,我們又會找回自己、觀察調整,當鈍化的感官再度被開啟,靈感自然隨之而來。
在最坦然的時刻修復。
舞台上聚光,樂聲的流轉,思想的傳遞,音樂裡音樂外,都是人生,彈性與平衡是最高指導原則。演奏室內樂有如team work,有信任才有回饋,秉持開放好奇的心自我投資,適時慢下腳步,讓無形的能量牽引更多豐沛。
當心靈更趨自由,隨即踏出滿滿生命力的步伐,做著自己喜歡的事,就容易有停不了的使命感與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