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sician’s life

德國鋼琴家Lars Vogt逝世

今天一則很讓人傷心的消息,是德國鋼琴家Lars Vogt過世了,享年51歲。下面那段話非常真實。音樂的追求,不代表都是開心,但它很真實,血淋淋的反應自我探索。音樂的意義不是只有美好,而是反映自身變化、反映所有自身感受、反映整個人生,這是音樂帶給人們、帶給演奏者最大的價值。所以我鼓勵音樂的認識與追求,不只在求學階段、不只為了最高學歷、不只為了光環。畢業之後你跟音樂的關係是什麼、如何面對它、它如何持續的影響你,才是最重要的。音樂告訴我們要面對自己,要接受自身弱點、要開發自己、要創造自己,失敗時接受、成功時藝術的高會提醒你謙卑。

QA:「教學者繁忙時,如何做練琴分配、提高效率」

Q:「想請問蔡老師,當一個教學的老師,很忙的時候,要怎麼做練琴的分配會比較有效率呢?」我想這是每個就業者共有的難題,尤其若有小孩…練琴時間真的變很少或不穩定。畢竟人生階段不同,優先順序與責任都不同,不可能像學生時期般,有著大量的時間練,當然,如果家裡隔音做的十分嚴密可以半夜練琴,就另當別論了。但「如何分配練琴才比較有效率」,這問題有點大,畢竟我不清楚你目前的狀況及程度,會取決於:

音樂,終究要放大到人生裡縱觀

「他又不是科班出身的,為什麼他可以教琴」「他又不是主修,副修畢業的為什麼出來要誤人子弟」「他只是國內畢業也沒出過國,程度能多好」在音樂教學環境裡,難免存在一些偏見。其實,當看得夠多,真的會知道,很多是人生際遇的不同,所做出來的選擇。人在選擇職業時,往往是因為這領域,相較於他自身的其他能力,是比較擅長、或比較喜愛的,而不是因為他是該領域的佼佼者,所以選此行業。畢竟每個領域的佼佼者,人數有限。

改手之路(上):常見狀態與關鍵心態

「改改改,到底哪一種彈法才正確?改手的過程,往往煎熬。你是否曾因要改手,陷入沮喪?學琴路上,經歷「被改彈法」、「被改手」的階段是很常見的,最典型的,是上了中學,老師說你小時候基礎沒學好,改了你的手,到大學換個老師,老師說你手型不好,改了你的觸鍵,出國之後老師受不了你彈琴的音色,再次改了你的手(其實更想把你整顆腦袋都換掉)。

畢業後、教琴後再學琴,也可以只因為「我喜歡」

這幾年前前後後帶了很多很多成人學生,分為兩類:1. 本身也在教琴的 2. 非本行、純業餘興趣的。曾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,而感到困惑:為何本身在教琴的人,反而上課較不穩定、容易放棄,而且感覺比較有經濟負擔,明明在教琴的收入都不比一班上班族低啊。然而,業餘學興趣的卻幾乎都非常穩定,穩定練琴、穩定上課、穩定學習,而且都很開心。(我不管業餘或者專業,收的鐘點費一樣)

練琴間的抽離,大人的甜點-提拉米蘇、生巧克力

開始做提拉米蘇,源於深感市面上好吃的提拉米蘇難覓,奇怪的是越高級的義式餐廳越讓人失望,明明聽說很簡單,為何這麼難吃到好吃的呢。剛好家附近就有兩間烘焙材料行,非常容易購買。於是開始試著做,誤打誤撞(不會打發蛋白)第一次就做出相當滿意的版本,也是大家都很喜歡的版本。好處是以前每到餐廳看到提拉米蘇必點來吃吃看,現在都不會了,因為自己這版本就很夠水準,這版本失誤率很低,可以白蘭地跟橙酒交換做。

Podcast頻道推薦:「Make Music Make Money」、「大叔聊古典」

暑期將至,大家可以好好利用暑假將音樂放進生活裡,希望學生們可以利用暑假好好充實自己,不只是練琴(噢,但暑假練琴一天要當兩天用,我指的是一天練完兩天份後的「不只是練琴」)。現在大家很流行聽podcast,大概去年我就有偶爾聽聽podcast的習慣,原因是不用再用到眼睛真是太好了,開車/通車時、做家事時、在跑步機上時,皆可。只是之前聽的都跟音樂無關,例如偶爾聽聽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出的「The Daily」跟「游庭澔的財經號角」哈哈,都不錯聽。有家庭後,能聽的時間真的非常少。 (去年底做的「學音樂,然後呢」其實原本是想做成podcast,但本人對於IT領域的涉獵真心薄弱。)

萊比錫 巴哈音樂節 – 草記

2015年6月11日 抵達萊比錫,雖然飄著小雨,但整個城裡已經充滿巴赫音樂節的氛圍,不時的鐘聲傳來,迴盪在建築物間,好美麗的小城,民宿還有個12週大的小主人歡迎我,她的爸媽皆為音樂人,荷裔與加拿大籍唱歌劇與音樂劇的歌手!2015年6月12日 大家吃早餐都配什麼音樂呢?♥ 在萊比錫的第一個早晨,一邊享用著音樂家主人為我準備的豐盛早餐與超好喝咖啡,配上巴哈英國組曲,一邊工作,何其幸福的音樂人生!中午過後,挪威指揮漢肯就抵達萊比錫,期待!

2013專訪:「主見,建築風格之必要」

採訪蔡佩娟當天,是禮拜一,是個出乎意料擁擠的禮拜一。為了尋覓符合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對談地點,我們從忠孝Sogo地下樓,獨自有一方空間的餅乾自營餐廳,到盤據一角的人魚咖啡,發現兩者皆客滿,又走到後門的同名咖啡館,僅剩的ㄧ張空桌,緊貼著隔壁身著西裝、套裝的商務人士,我感覺氣氛不對,提議往市民大道方向走去,目標是一家我曾演出過的咖啡館。

聽音樂:第一印象的虛與實

之前在西雅圖的貝那羅亞音樂廳 (Benaroya Hall) 聽到基里爾.格斯坦(Kirill Gerstein)的音樂會,那是第一次接觸到這名字。現場雖沒有特別的驚艷或感動,但頗喜歡他的彈奏,覺得很有意思,許多巧思與智慧,邊聽的同時覺得他一定彈過很多爵士,許多觸鍵跟樂思好像爵士鋼琴家的某些聲音,果然上網搜尋他唸過爵士,也曾彈很多爵士,觸鍵與風格是騙不了人的。(想到之前在上海聽布赫賓德的全套貝多芬奏鳴曲,說真的並沒有特別喜歡他的貝多芬,但當時覺得他如果彈布拉姆斯應該非常棒,果然回家聽他的布拉姆斯協奏曲,覺得棒呆!註:2000年與指揮家哈農庫特錄製的版本,非2016與祖賓梅塔的版本。)

德國鋼琴家Lars Vogt逝世

今天一則很讓人傷心的消息,是德國鋼琴家Lars Vogt過世了,享年51歲。下面那段話非常真實。音樂的追求,不代表都是開心,但它很真實,血淋淋的反應自我探索。音樂的意義不是只有美好,而是反映自身變化、反映所有自身感受、反映整個人生,這是音樂帶給人們、帶給演奏者最大的價值。所以我鼓勵音樂的認識與追求,不只在求學階段、不只為了最高學歷、不只為了光環。畢業之後你跟音樂的關係是什麼、如何面對它、它如何持續的影響你,才是最重要的。音樂告訴我們要面對自己,要接受自身弱點、要開發自己、要創造自己,失敗時接受、成功時藝術的高會提醒你謙卑。

QA:「教學者繁忙時,如何做練琴分配、提高效率」

Q:「想請問蔡老師,當一個教學的老師,很忙的時候,要怎麼做練琴的分配會比較有效率呢?」我想這是每個就業者共有的難題,尤其若有小孩…練琴時間真的變很少或不穩定。畢竟人生階段不同,優先順序與責任都不同,不可能像學生時期般,有著大量的時間練,當然,如果家裡隔音做的十分嚴密可以半夜練琴,就另當別論了。但「如何分配練琴才比較有效率」,這問題有點大,畢竟我不清楚你目前的狀況及程度,會取決於:

音樂,終究要放大到人生裡縱觀

「他又不是科班出身的,為什麼他可以教琴」「他又不是主修,副修畢業的為什麼出來要誤人子弟」「他只是國內畢業也沒出過國,程度能多好」在音樂教學環境裡,難免存在一些偏見。其實,當看得夠多,真的會知道,很多是人生際遇的不同,所做出來的選擇。人在選擇職業時,往往是因為這領域,相較於他自身的其他能力,是比較擅長、或比較喜愛的,而不是因為他是該領域的佼佼者,所以選此行業。畢竟每個領域的佼佼者,人數有限。

改手之路(上):常見狀態與關鍵心態

「改改改,到底哪一種彈法才正確?改手的過程,往往煎熬。你是否曾因要改手,陷入沮喪?學琴路上,經歷「被改彈法」、「被改手」的階段是很常見的,最典型的,是上了中學,老師說你小時候基礎沒學好,改了你的手,到大學換個老師,老師說你手型不好,改了你的觸鍵,出國之後老師受不了你彈琴的音色,再次改了你的手(其實更想把你整顆腦袋都換掉)。

畢業後、教琴後再學琴,也可以只因為「我喜歡」

這幾年前前後後帶了很多很多成人學生,分為兩類:1. 本身也在教琴的 2. 非本行、純業餘興趣的。曾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,而感到困惑:為何本身在教琴的人,反而上課較不穩定、容易放棄,而且感覺比較有經濟負擔,明明在教琴的收入都不比一班上班族低啊。然而,業餘學興趣的卻幾乎都非常穩定,穩定練琴、穩定上課、穩定學習,而且都很開心。(我不管業餘或者專業,收的鐘點費一樣)

練琴間的抽離,大人的甜點-提拉米蘇、生巧克力

開始做提拉米蘇,源於深感市面上好吃的提拉米蘇難覓,奇怪的是越高級的義式餐廳越讓人失望,明明聽說很簡單,為何這麼難吃到好吃的呢。剛好家附近就有兩間烘焙材料行,非常容易購買。於是開始試著做,誤打誤撞(不會打發蛋白)第一次就做出相當滿意的版本,也是大家都很喜歡的版本。好處是以前每到餐廳看到提拉米蘇必點來吃吃看,現在都不會了,因為自己這版本就很夠水準,這版本失誤率很低,可以白蘭地跟橙酒交換做。

Podcast頻道推薦:「Make Music Make Money」、「大叔聊古典」

暑期將至,大家可以好好利用暑假將音樂放進生活裡,希望學生們可以利用暑假好好充實自己,不只是練琴(噢,但暑假練琴一天要當兩天用,我指的是一天練完兩天份後的「不只是練琴」)。現在大家很流行聽podcast,大概去年我就有偶爾聽聽podcast的習慣,原因是不用再用到眼睛真是太好了,開車/通車時、做家事時、在跑步機上時,皆可。只是之前聽的都跟音樂無關,例如偶爾聽聽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出的「The Daily」跟「游庭澔的財經號角」哈哈,都不錯聽。有家庭後,能聽的時間真的非常少。 (去年底做的「學音樂,然後呢」其實原本是想做成podcast,但本人對於IT領域的涉獵真心薄弱。)

萊比錫 巴哈音樂節 – 草記

2015年6月11日 抵達萊比錫,雖然飄著小雨,但整個城裡已經充滿巴赫音樂節的氛圍,不時的鐘聲傳來,迴盪在建築物間,好美麗的小城,民宿還有個12週大的小主人歡迎我,她的爸媽皆為音樂人,荷裔與加拿大籍唱歌劇與音樂劇的歌手!2015年6月12日 大家吃早餐都配什麼音樂呢?♥ 在萊比錫的第一個早晨,一邊享用著音樂家主人為我準備的豐盛早餐與超好喝咖啡,配上巴哈英國組曲,一邊工作,何其幸福的音樂人生!中午過後,挪威指揮漢肯就抵達萊比錫,期待!

2013專訪:「主見,建築風格之必要」

採訪蔡佩娟當天,是禮拜一,是個出乎意料擁擠的禮拜一。為了尋覓符合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對談地點,我們從忠孝Sogo地下樓,獨自有一方空間的餅乾自營餐廳,到盤據一角的人魚咖啡,發現兩者皆客滿,又走到後門的同名咖啡館,僅剩的ㄧ張空桌,緊貼著隔壁身著西裝、套裝的商務人士,我感覺氣氛不對,提議往市民大道方向走去,目標是一家我曾演出過的咖啡館。

聽音樂:第一印象的虛與實

之前在西雅圖的貝那羅亞音樂廳 (Benaroya Hall) 聽到基里爾.格斯坦(Kirill Gerstein)的音樂會,那是第一次接觸到這名字。現場雖沒有特別的驚艷或感動,但頗喜歡他的彈奏,覺得很有意思,許多巧思與智慧,邊聽的同時覺得他一定彈過很多爵士,許多觸鍵跟樂思好像爵士鋼琴家的某些聲音,果然上網搜尋他唸過爵士,也曾彈很多爵士,觸鍵與風格是騙不了人的。(想到之前在上海聽布赫賓德的全套貝多芬奏鳴曲,說真的並沒有特別喜歡他的貝多芬,但當時覺得他如果彈布拉姆斯應該非常棒,果然回家聽他的布拉姆斯協奏曲,覺得棒呆!註:2000年與指揮家哈農庫特錄製的版本,非2016與祖賓梅塔的版本。)

© Copyright - 蔡佩娟 鋼琴家之心- design by Morcep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