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此文:

巴哈賦格之所以讓人喜愛,是因為太多東西可以聽,演奏者彈的好的時候精彩無比,聽者不停接收不同聲部的緊接進入,以及多聲部縱向構成的和聲聲響;演奏的人彈不好便完全不知所云。對於要升學或想出國的鋼琴人,巴哈賦格是必備,只是很多學生都亂練,因為不知道怎麼練,從沒想過音樂方向想怎麼走,也從沒訓練耳朵到底如何聽多聲部進行,也因為懶。但要做的工就是如此多,才有辦法一層一層疊上去。

好比千層蛋糕的製作,每一層餅皮都須細心照顧,每一層夾餡比例得拿捏,一層層疊好,照顧好每一細節,優良的作品,整口咬下去同時感覺到單一夾餡的滑順,餅皮的軟綿,還有層層疊起來的豐富,吃的人管它怎麼做,只感覺到幸福滿溢,與製作者的用心及風格。

圖片取自網路

當然,巴哈如果知道蔡老師將它的賦格比喻成千層蛋糕可能會哭,音樂層級之高與豐富性,加上巴哈音樂萬萬歲,深度與得醞釀的工與細當然更實更廣。

假設在練的賦格是三聲部,想成分別是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,而且不是三位譜攏共,是三位非常優秀的音樂家,意思是:

1. 音樂進行間,不會有人邊拉邊發呆,不會有人拉一拉搶別人的音過來拉,不會有任何一聲部沒有決定它要去哪裡,它要表達什麼
2. 三聲部活力十足,每個人音樂生命力都很強,且聽的到對方在做什麼,互相呼應,調整自己。

基本幾個練習步驟:
Step 1. 分好結構,標出主題。
Step 2. 單練(背)每聲部線條,一定都得會單彈,記好旋律線,決定指法與決定音樂要到的地方
Step 3. 抓兩聲部分別練大小聲(背)。
例如練第I, II 聲部時,練 I 部大聲+第二聲部小聲,與 I 小聲 II 大聲,再以同理方式練 I+III,II+III

練聲部分別大小聲理由:
a. 擁有讓單手控制好兩個聲部不同音色的能力
b. 不同音色耳朵比較能分辨是不同聲部
(此時第一步驟若偷懶沒練好,基本上兩聲部就會有某聲部在胡言亂語,只是你沒聽到。)
邊練手指邊多試幾次,直到耳朵可以聽到雙聲部,且練到音樂進行是你想要的。

Step 4. 單練右手及左手(背)。
右手練第一聲部+部分第二聲部,左手練第三聲部+部分第二聲部。目的只是為讓手的運作進行熟練

Step 5. 觀察三聲部的互動關係,練三聲部。
常常會是某兩聲部一起(對話或出和聲),另一聲部自己走,也常常是三聲部一起手牽手走到同一方向。*橫向聽清楚,也聽到直的聲響*

Step 6. 再次想好主要部分(真正的重點與到的地方)與經過樂段(方向為重,彈輕)
Step 7. 最後詮釋:觀察前後段的對照與呼應、不同主題在不同聲部想表達的語氣
----------
大家彈賦格最常見的是只有主題彈大聲,其他非主題處都在胡言亂語,有的音掉了沒留好、有的音樂沒銜接過去、沒語氣在發呆、迷路的音不知道要去哪顯得很尷尬,然後努力做了完全沒理由的漸強漸弱,有些只是經過卻彈的非常大聲,這些都會讓整體音樂不知道要表達什麼。

像是嚷著說是千層蛋糕,但根本沒一片一片煎那層層餅皮,沒什麼層層疊起這回事,只是端出一整塊海綿蛋糕外面畫了無數條線充當,聽的人也只能三條線。

圖片取自LADY M 網站

每一步驟固然麻煩,但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同時確實聽到多聲部,且清楚表達所想要。

煎好每層餅皮、調好內餡、細細堆疊,才可能呈現完美作品 。

記得每一段分步驟練,不要一個步驟練整首,只會讓自己頭昏眼花。


訓練學生處理單手彈雙聲部的手指能力及練習聽多聲部時,都以這樣的步驟,練一段即可,練會能力與教會步驟,再加大範圍。當然,適用於每首賦格,不只巴哈。

練好一首,下課可以去吃一塊Lady M。

分享此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