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此文:

(應長庚科技大學之邀為新生演講,校方希望的題目是與音樂相關的創新力,節錄演講片段與大家分享)

找到自己的特質

大學生活四大重點:學業、打工機會、戀愛、參加社團開發興趣

除了學業,透過其他三樣都有重要的共同點,就是認識自己、開發自己

一、打工。
課業閒暇之餘,盡力去找打工機會很重要,薪水的多少並非重點(若家裡有困難需要金錢的例外),更重要的是藉由打工機會,學到什麼。千萬別覺得只要讀書就好,或只應付了事整天耍廢。

你可能會因為打工,多學會了專業領域外的新知或新技能,也會因此接觸到許多不同的人,慢慢抓到人與人之間的眉角、社會的運作,學習人跟人之間的相處(專業人因為得投入大量時間在研究專業,這是往往比較缺乏所以稍為吃虧的);透過獲得的薪資,打理自己的生活,就算無法完全cover生活開銷,尚需家人支援,至少要學會財務分配; 往往真正教會你什麼叫做「負責」的,不是學校裡,而是學校外。

二、參加社團(或開發興趣):培養潛在能力、認識自己

以前常聽到家長因為小孩玩社團玩到瘋而頭痛不已,經常勸阻,或希望小孩乖乖念書就好,別參加社團。但,請盡管去參加,記得報平安讓家長放心即可。萬一玩到畢不了業,自己承擔就好。

大人往往會擔憂或責怪小孩:「你怎麼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、想要什麼、有什麼興趣」「你怎麼都沒有目標」,但其實這很正常。很多時候大人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下一步怎麼走。不確定自己的喜好與長處,往往是因為接觸的還不夠多,當接觸的事物多了,即便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可能會先知道「不要什麼」。

舉例來說,透過參加社團,你可能是一個領導者,也可能擔任文書行政職位,也可能會擔任公關型角色。

人生往往是這樣的循環:先經歷找尋、探索,然後才確定目標 => 追求目標 => 達到目標,然後再進入找尋、探索,再找到而後追求,不停循環。

三、談戀愛。重點不在於有沒有結果,而在於過程用不用心,唯有用心,才會透過與伴侶的相處,認識自己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不容易的,它是一輩子要處理的功課,在人與人之前,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,面對自己,這是個值得被意識到的層面,因為許多人即便活到中年,還跟自己不熟。

何謂創新

要談創新,不如先不設限吧。那大學生涯如何看待培養「創新」呢?

一、擁有基礎

心態先不設限,然後尋找基礎。創新不會憑空而來,必定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。

這基礎可以是自己的專業,也可以來自興趣。你必須足夠了解某領域的知識、制度、文化與框架,才有開發的可能,這個開發,可能是結合其他領域,也可能是因為熟悉其運作,發現體質的疏漏與欠缺。

我舉自己的例子來說,當初開設「鋼琴教師研習」之所以獨特,主要來自於兩大點:形式的創新、漏洞的填補。

我開創了有別於一般的上課型態,既不是傳統一對一上課,也不是單次大師班,一開始的「小班且連貫式」課程,以及今年更優化的線上專題形式,讓大家繳交比起個別課還要便宜許多的費用,卻可以學到非常多東西,除了看見許多自身彈奏問題,還可以看見各種教學上會遇到的問題,但最重要的還是在於「內容」。

我既非童星,也不是什麼國際比賽得主,毫無特別光環可加持,但我是土生土長台灣音樂班寶寶,以至於非常接地氣,我相當清楚大家的學習漏洞在哪、痛點在哪、根本問題在哪。投入職場多年也發現從我念書到現在,那些漏洞及痛點尚未被解決,外加長年的教學實驗,重視講述及解析,得深入淺出,學生才容易理解(無論彈奏能力或理解樂譜)。不過當然,當初在開設課程時,我並沒有特別想要創新什麼,純粹只是覺得:為什麼不這麼學呢?要是以前在學習時,就能知道這些就好了。

所以,開創之前,得先有足夠的基礎,這個基礎,可以來自於你的專業,也可以來自於你的興趣。

二、培養各種基礎:找到興趣

你的專業,當然可以是你的興趣;但除了專業外,可試著尋找其他興趣。不過,要先分清楚「興趣」與「娛樂」之差。

「興趣」與「純娛樂」差在哪?「興趣」比較是接觸了之後很喜愛,會不自覺想要去了解更多,願意投注時間上面、願意「研究」。娛樂比較像一次性,而且不太需要付出任何努力。所以有「培養興趣」,沒有「培養娛樂」。

當你找到了興趣,你會想要花心力在上面,當投注心力時,自然是愉悅的,研究起來就會比較輕鬆。若找到了,那恭喜,請務必盡情的探索,它會成為你專業領域之外的另外一份知識或能力。當你在「興趣」上的基礎到達一個量,就有可能將其結合,做其他創新的可能性。

三、創新力=創新的想法+執行力

為何有些人有了基礎,卻無法創新?

主要還是跟自身個性有關。有些人性格保守,適合在安全區生活,原本就對開創事物毫無興趣,有些人缺乏想像力,有些人缺少執行力。

創新的想法,怎麼來?除了上述可來自於對於基礎了解夠深、找到疏漏之外,還有部分來自靈感。若你覺得自身是個靈感薄弱、毫無想像力的人,可以透過多接觸,得到啟發。可以來自人與人之間的啟發,也可以來自書本或事件的啟發。

但比起擁有想法,更難的是執行力。原因是,大部分的人,只要脫離被書本、被填鴨式學習逼的過緊的狀態,很容易恢復人類與生俱來的想像力,因為大部分的人會放空,在放空之餘天馬行空。然而,要將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落實,是很難的,往往卡在不知如何落實、從何落實。有時你跟旁人聊起,他們會跟你說不可能,或者跟你說「好棒喔,加油」,但你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。因為沒經驗。

這時只能多多請教週圍的大人,這些週圍的大人,不只學校裡,還包括學校外。

大學生有個優勢,就是只要你誠心、願意,大部分的人都會願意幫助你。

面對很多新的事物,犯錯是必經,而大學生是個犯錯尚可以被原諒的年紀。

分享此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