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此文:

1. 懂句子在哪裡才能知道話怎麼說,才有詮釋的依據
2. 懂結構段落好安排曲子要分幾次練完,好設定每周每天進度,讓練琴更有意識更有效率
3. 知道自己在練什麼,比起不知道自己在練什麼來說,容易維持興趣
4. 有了觀察依據、習慣觀察後,會有新發現,讓人興奮有成就感,更能知道作曲家想表達什麼
5. 拿到譜只會從第一個音彈到最後一個音,不會因為練比較多首就學到任何東西,反讓腦袋習慣空轉而變笨
6. 不懂,一定覺得無聊

基本上就是有了基礎,而後才能創造;理解,讓人產生興趣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我通常要求學生拿到譜第一件事是分析觀察曲子 (大家聽到分析都很害怕,不是要大家分析很深的理論啦,而是基本就觀察到的架構)。

只要學琴,不管小小孩或學習多年的,都該被教到這點,對小孩來說,觀察是件很簡單、有趣,而且容易引發興趣與激發腦力的事。 只要已經彈到巴哈或小奏鳴曲以上,不管是否要念音樂班,都該要有的基本樂理知識有:音程/三五七和弦(尤其減七和弦)/關係大小調/終止式/主屬導音等。

這些東西該在鋼琴課裡教,不是等到樂理裏頭有上到才教,才不會變成很會寫樂理考卷卻不知運用,一看到譜腦袋還是空白。

記得,學音樂,用錯的方式學,不會讓你變好變聰明,還會變笨,如同運動用錯方法,只會讓身體受傷而非健身;吃錯食物會讓身體變得更糟而非變健康。

小孩生來都高度聰明富創造力,我想很多父母都被小孩的機靈與創造力驚訝過,但許多在成長過程中學呆養笨了,養成習慣不思考不觀察,要再要求他們思考,他們會非常痛苦且抗拒。

(受完完整的填鴨式教育後的結果,是最好的例子。)

分享此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