練琴小技巧: 先背原句,再練變化句。

分享此文:
寒假開跑,又到了孩子可以多練琴的時刻,寒暑假多練琴,一來可以在心裡比較沒壓力的情況下練琴,二來可以讓練琴更加的在生活裏喔!♥ 繼上篇分享的(蔡老師信箱Q&A-淺談音色觸鍵與肌肉放鬆 ),再跟大家分享一個方法,適用於各個程度的學生:先背原句,再練變化句。通常學生一拿到譜,會要他們先分結構樂句,再決定規劃練習先後。即使是初學班一首四行的曲子,通常也為A-A1-B-A1 居多,基本上就是先練A跟B背起來後再加A1的變化。
分享此文:

排擠/人生選擇

分享此文:
學生紅著眼眶進來琴房。「怎麼啦?剛剛上小提琴被罵了?」她搖搖頭。唉呀,原來又是小孩子之間無聊的排擠閒語,這種蔡老師從小到大都覺得最無聊的事件,10-34歲貫徹始終。一年級的覺得自己莫名被選上樂團首席,遭來學長姐們的不滿與取綽號嘲笑,心裡難受,想去跟學校老師說不要當首席了,說自己一點都不想當,如果沒當就不會被討厭了。「咦?表示老師肯定你、看中你某一特點呀,而且,二年級的拉的比人家差不趕快加油還好意思不滿?當首席也是很好的經驗跟學習,你是真的不想當還是只是怕被討厭?」她突然思考了一下。
分享此文:

練琴基本開始:1.眼 2.腦 3.手

分享此文:
教琴十幾年來,尤其在留美回國後的這八年,有感太多孩子拿到譜就傻彈,從頭彈到尾,分手還不會就合手,看得懂每個音,卻看不懂譜到底怎麼看。從最基本最初階的開始,粗淺整理幾個小步驟,如同許多運動或者學科上面的學習,"學習"都是有方法,如果一開始就用對步驟,便是學習上最快的捷徑,其實就是搞清楚到底在做什麼,讓事情變簡單。任何學習都一樣,結果只有兩種:機器<=>思想個體。
分享此文:

練琴必備,譜上必有

分享此文:
* 練琴必備:鉛筆/ 橡皮擦/ 節拍器 * 譜上必有:指法/ 踏板/ 結構 記得剛到曼哈頓音樂院時,學期初第一個鋼琴班會面,俄國教授 Nina Svetlanova 的全體學生聚集,由最資深的博班學長姊為新生說明老師的 “班規”: 1) 上課不能噴香水。 2) 只要生病不可以去上課。 3) 上課不可以早到,早到請在樓下等時間到再上樓,不可以遲到超過五分鐘。
分享此文:

理解樂曲的必要性與好處

分享此文:
1. 懂句子在哪裡才能知道話怎麼說,才有詮釋的依據 2. 懂結構段落好安排曲子要分幾次練完,好設定每周每天進度,讓練琴更有意識更有效率 3. 知道自己在練什麼,比起不知道自己在練什麼來說,容易維持興趣 4. 有了觀察依據、習慣觀察後,會有新發現,讓人興奮有成就感,更能知道作曲家想表達什麼 5. 拿到譜只會從第一個音彈到最後一個音,不會因為練比較多首就學到任何東西,反讓腦袋習慣空轉而變笨 6. 不懂,一定覺得無聊 基本上就是有了基礎,而後才能創造;理解,讓人產生興趣。
分享此文:

接觸音樂的第一步

分享此文:
( 圖片取自鋼琴家 Fazil Say 網站)很多家長對古典音樂不熟悉覺得很陌生,甚至有點害怕,想到古典音樂就想到 “無聊”,”嚴肅”,”太有深度”,"聽不懂" 等字眼(其實真的想太多),又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接觸音樂培養氣質(?),所以把小孩送去學琴,但往往小孩變成只知道如何操作該樣樂器,每天聽著走音的聲音,對音樂還是茫然不知,對美感還是相當遲鈍。
分享此文: